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

螢幕維修 HP V220

這台 HP V220 螢幕是報廢品,故障原因是亮一下就黑屏,原本要被丟棄了被我撿起來當練習維修的實驗品,從過年前查修到現在。
(對,我知道拖很久!但是修螢幕本來就不是我的強項...)

本來以為是高壓板問題,我還從對岸的淘寶網拍了個高壓板回來測試,結果拿到良品來測試才知道問題不是在高壓板...囧了!(好吧,當作累積經驗,反正用不到的高壓板我還可以丟去網拍)。後來在逛網拍的時候看到有簡易型燈管測試器便入手了,而且賣家人超好的,問了幾個相關的維修問題也很熱心的回答,同時也學到一些維修技巧。用了燈管測試器查修真的很方便,終於找到問題是上面那組燈管的一隻不亮,今天也入手了22吋的燈管開始來動手更換。


HP v220


拆卸的過程...略(我懶)


上面比較黑的那隻燈管就是元凶


把兩端的黃色貼紙撕開後用美工刀切割


把燈管先套上熱縮套管再焊接


雖然這部分比較困難,我還是換好了,也有用測試器先點亮看看確定都沒問題。以為把燈管換好就大功告成完修了,此時悲慘的事情發生了...

一時沒注意,手殘把液晶玻璃的機板排線弄裂了...忍不住想罵,幹~~~!

組裝的過程...一樣略過(沒心情拍照啦)

最後就把這台送去回收場了。


液晶機板排線破裂造成無法顯示

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

USB 都變成 Unknown Device ?

今天的情況是直接到安裝電腦的現場維修,這台電腦的問題是所有的 USB 端口全部都無法讀取,隨身碟不管接哪個 USB 插槽都會出現 Unknown Device 的情況,而這台電腦剛好有資料需要讀取出來,但是它沒有接網路,現場也沒有其他電腦可以串接。所以有點頭痛不知道如何把裡面的資料拿出來,還是得把 USB 的問題搞定才行。


討厭的Unknown Device問題


看了一下裝置管理員,各項裝置都蠻正常的,而這台電腦安裝不到半年,平常只有工讀生偶而會操作一下。但偏偏 USB 端口就是都無效。本來以為是 USB 晶片壞了,但是滑鼠是使用 USB 介面的,如果是晶片故障,滑鼠是無法使用的。所以排除晶片故障的可能,而每個 Unknown Device 點進去看內容,都是寫
Windows 已停止這個裝置,因為它發生了問題。 (代碼43)
研判應該可能是驅動程式發生衝突。

通常遇到這種情況會先移除USB的驅動後再抓一次,網路上也有很多類似的教學文章,不過 USB 問題實在太多樣了,別人遇到的狀況不見得就是都一樣的。得多測試幾種方法才行。這台主機板應該有4組 USB,不過裝置管理員出現了5組?那就先移除驅動試試看吧,不過要注意鍵盤或是滑鼠最好是用 PS2 的,免得移除之後無法操作電腦。這台電腦鍵盤是用PS2的,滑鼠就算無法動作還可以用鍵盤操作,所以我就先從最後一組USB開始移除看看。

最後一組 USB 裝置是
Intel(R) 82801G (ICH7 Family) USB2 Enhanced Host Controller - 27CC
把這組移除之後,奇蹟出現了,插在上面的隨身碟可以讀到囉!然後再測試其他插槽,全部都沒問題,不過這主機板應該沒有這第五個裝置啊?怎麼電腦會自己上這個不相容的 USB 驅動?再檢查了一下電腦前方的 USB,確定是無效的(因為不要讓其他人輕易存取裡面資料,所以前面的USB沒有把線接上主機板)。

所以我猜想可能是某個天才工讀生以為前面的USB驅動沒有裝好,於是挑了個 USB Root Hub 把驅動換成 Intel(R) 82801G (ICH7 Family) USB2 Enhanced Host Controller - 27CC,這樣作當然是無效的。但是導致了其他的 USB 端口也無法使用了。不過也算我運氣好囉,只作一個動作就解決了這個問題。


不應該出現的驅動








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

電腦維修 acer Aspire M1641

這台電腦是宏碁(acer)的品牌電腦,保固日期是 2010.05,已經過很久囉。客戶抱來說無法開機。先把側板拆了就看到有2顆電容爆漿,於是開始動手更換,不過得先把主機板拆下來。


acer Aspire M1641 



拆好的主機板


檢查整個主機板只有記憶體旁邊的爆了2顆 1000μF 6.3V 電容。讓我覺得很納悶的是,這兩顆電容的左邊就有3顆 1000μF 6.3V 電容,但不是同一個廠牌。為什麼同一張主機板會有兩種廠牌的同規格電容啊?難道是為了消耗庫存零件跟省成本嗎?

拆下的主機板先通電測試一下能否開機,結果可以過電啟動,應該只要把電容換掉就行了。開始進行更換作業。請稍候...


同規格電容,左邊3顆黑色,右邊2顆藍色


應該是 MSI 代工的主機板


換好電容後,通常焊點會有些松香污漬,要用去漬油擦拭就可以清潔囉。


剛焊好時旁邊都醜醜髒髒


用去漬油擦拭就乾乾淨淨


換好新的日製電容


維修好的主機板先裸板測試一下,是否能正常運作。


BIOS能正常運作


裝進機殼後再測試一次,阿咧!?怎麼沒反應,難道我沒裝好?本來以為是機殼上的啟動按鈕壞了,改用螺絲起子短路怎麼也無法啟動呢?我拿另一個電源供應器來測試才發現原來這台的電源供應器掛點了!於是把它也拆了下來。一般電腦使用三年以上要是電源供應器發生故障,通常是建議換新品會比較理想。但是一方面環保考量,另一方面能增加自己的維修經驗,所以還是先自己修修看,拆了再說。

在還沒拆開電源供應器之前便猜測一定會有電容爆漿。把外殼的4顆螺絲取下,就可以把外蓋拿起,一看果然有5顆電容爆了。接著要把電源機板拆出來,通常裡面的電線線路長度不會太長(怕卡到風扇運轉),所以並不太容易直接取出機板維修,麻煩點的還得先解焊部分線路才能取出。而且裡面還有高壓電容,要小心不要接觸到而造成短路。不過這片基板還算蠻好拆,直接拆四個螺絲後就能拿起機板翻開來看到背面,如此就不需要解焊電線線路。

一共爆了5顆。
1000μF 10V x1
2200μF 10V x3
2200μF 16V x1

奇妙的事情是這電源供應器跟主機板有著一樣的情況。裡面有同樣是 2200μF 10V 的卻不同廠牌顏色大小的電容,咖啡色的日製電容就好好的老神在在,而綠色的台製電容便沒那麼幸運而是全部陣亡!於是接著找要替換的電容,手邊除了 2200μF 16V 電容沒庫存,其他兩種都還有。不過我有 2200μF 25V 的電容,容值一樣但耐壓值比較高,這樣也是可以替代。倘若維修的是主機板上的電容,用完全相同規格的電容來作更換比較沒有問題。換好後先測試是否能順利通電,確定沒問題後就裝回去機殼裡,搞定!


拆開電源供應器


比16V還粗壯的25V日製電容


更換完成


全漢的電源供應器


終於能正常順利開機






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

螢幕維修 台製 LT-19K

今天要維修的這台 LT-19K 外觀相當良好,故障原因是點不亮(電源按鈕是鬆脫的)。當然,有問題都是先拆再說。4顆螺絲就可把腳座拆開,再拆下方的螺絲,前框就能拆開,不過前框有點難度,最好是用鐵尺撬開比較不會傷到框或背蓋。拆開前框就看得到前方的控制機板,先來測試能否點亮,測試結果螢幕本身是好的!搞笑了...只是電源按鈕的連接座斷掉而已嘛!所以只要用三秒膠固定再加上熱熔膠加強固定,這樣電源按鈕又恢復正常運作啦!輕鬆搞定。


LT-19K MADE IN TAIWAN


背面只有中間跟下方有螺絲要拆


結果是電源按鈕掉了


黏回去就應該能繼續使用


先用三秒膠黏合固定


再用熱融膠補強防止掉落


多次試按都OK

ATI Radeon X1550 顯示雪花


這張 ATI Radeon X1550 是 MSI 製造,剛好我手上有兩張,年代都很悠久了。其中一張先前就修過,故障原因是卡片最右邊的 1000μF 6.3V 電容爆漿,更換後就能正常顯示。今天把另一張拿出來測試發現是顯示有雪花,但是看電容都沒有爆漿,所以之前一直放著沒處理。後來想想既然一樣都是有雪花,可能都是同一個位置的電容故障,所以重新檢查。仔細一看才發現,原來這電容上面沒有爆,是下面漏液了!哇哩咧...有時候光看表面是不準的,正常的作法還是要用電表測量才準確。

話說,這型號也算是有點久遠了,因為它是PCI-E介面還可以拿來檢測用的Sample,當文書機顯示也都還OK的啦!維修所更換的 1000μF 6.3V 的電容算是最常見到的規格,日本製的壽命較佳。由於維修主機板跟顯示卡都會用到,平常都會買10-20顆庫存,免得維修要更換時卻沒零件可以換的窘境。


更換最右邊的電容


欺騙我的元兇


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

Windows 7 也能裝 ATI Radeon 9250


ATI Radeon 9250 (AGP介面),這張顯示卡連官方網站也找不著支援 Windows 7 的驅動程式,先前在 Google 找很久都沒有解決方法。今天維修一台中古電腦,因為顯示卡壞了,臨時
先換上 ATI Radeon 9250 撐著用(當然在裝置管理員還是顯示標準 VGA 繪圖卡)。心血來潮想說上網找看看有沒有驅動程式,果然已經有高手放出相容的驅動程式囉!

下載後測試安裝的結果,順利的讓 Windows 7 成功辨識此卡,而且連雙輸出功能 (Secondary)也成功的識別了。

不過微軟本來就說過 Windows 7 不支援此卡,所以想當然爾,桌面的 Aero Peek、半透明效果、轉譯緩衝處理,都是無法使用的。所以只是拿來當文書機的顯示是還OK啦,其他的就別想太多了,環保愛地球,能用的東西就繼續多多利用吧!


安裝驅動成功



大家可以自己上網找一下關鍵字
Vista_ATI_Radeon_XDDM_6.14.10.6606 for WIN7


注意事項:必須要用手動選擇安裝

佛心一下,順手放上一個連結
Driver下載連結(點我吧!)


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

螢幕維修 Polyview V396

今天下午剛修好一台Polyview V293,沒想到晚上的時候另一個朋友的電腦也出現問題了,打電話問我有沒有空修理,我叫他先搬來看看,結果他把電腦跟液晶螢幕整組搬來!既然都搬來了就都檢查看看是那一個出現問題,測試後電腦是OK的,免修!不過螢幕就有問題了,點亮3秒鐘後就會黑屏,而且點亮後右半部還會有寬度不一的帶狀藍色斑紋,開始拆開背蓋吧!


Polyview V396



Polyview V396是個造型很妙的液晶螢幕,它有兩隻"腳"!

是的,從前面看這台螢幕,就像個"A"字型的螢幕。拆開後面的底座支架之後,背板得先從下方的左右兩隻腳先拆才好拆。這背蓋真的卡超緊的,本來不想用一字起子挖的,但是不用一字起子實在不好扳開。我是先輕輕的插入到卡榫位子往外挖一點後再換下一個卡榫位子,重複這個動作就可以扳開,然後先從螢幕底部扳開再扳開左,右兩側,最後背蓋只有上方卡住,將整個背蓋向上拉就能整個拆下。


底座支架螺絲保護蓋(圓柱型)


拆下圓柱蓋後,就能拆下底座支架(六顆螺絲)


A字型的螢幕背蓋


先從兩端底部扳開這樣背蓋比較容易拆下


成功拆下背蓋


拆除金屬背蓋一樣得先拆除DVI&D-SUB的固定螺帽


電源插座上的兩個螺絲也得拆


上部的兩個燈管電源插座要記得先拔下


把金屬蓋拆下後,就看到電源板上有5顆電容爆了,分別是

220μF   25V   3顆
1000μF 25V   2顆

幸好今天修Polyview V293時去買220μF 25V 買了5顆(先前換上去2顆電容還是無法點亮,我把這2顆電容又拆下來),1000μF 25V剛好我還有庫存好幾顆(日製的),更換的零件充足,所以二話不說馬上進行更換電容的動作。


拆開金屬蓋後看到電源板爆了5顆電容


換好電容囉


換完電容後裝上測試,已經能正常顯示畫面,但是右半部的藍色條紋還是存在,根據我的研判可能是排線的問題,於是把連接液晶板的2條控制排線拆下檢查,果然有部分有卡了一些"菸垢",對!就是菸垢,這台裡面有卡著一些黃黃的菸垢,把排線端口用橡皮擦刷一刷清潔後接回。再測試一次,果然藍色的條紋消失了!完全正常顯示。


沒有藍色條紋,正常顯示


總算是修好了,也是愛護地球作環保啊!



螢幕維修 Polyview V293

平常除了維修電腦外,偶而也會有客戶淘汰或是朋友的液晶螢幕拿來給我檢修,今天螢幕維修的主角是朋友的液晶螢幕 Polyview V293。朋友沒有太多預算換新,而且她也不喜歡16:9的寬螢幕,所以希望我能檢查是否有辦法修復。

這台的故障情況是能過電但是黑屏,猜測是高壓板故障,總之先拆再說。


Polyview V293


這台的背面圖



用起子拆了後面四個角的螺絲後,第五個在底座支架的下方,起子剛好被底座支架給擋住了而無法拆螺絲,所以必須先把支架拆了。就算拿短的螺絲起子拆了也沒用,不拆底座支架的話,整個背蓋是無法拿起的。可是怎麼拆呢?看不到可以拆支架的螺絲啊?摸索一下後發現原來橢圓型是個蓋子,可以由下施力往上扳開取下。


拆除蓋子後就看到底座支架鎖在VESA孔位上


橢圓蓋子拆開後,就看到整個底座支架是鎖在VESA國際標準壁掛孔上,所以把四顆螺絲拆了後就能把底座支架整個拿起。背蓋也就能順利拆下。整個背蓋不算難拆,在卡榫處稍微向外拉一下前框就能拉出縫隙。接下來把金屬背蓋也拆下就能看到內部機板。


拆除金屬背蓋必須要先拆除DVI&D-SUB的固定螺帽

拆開背蓋一看,果然是高壓板上的2顆電容"爆漿"啦,於是把高壓板的螺絲拆下後,先將高壓板左邊向上拉起些,讓燈座接口分開後就能整片向左拆出。爆漿的電容規格是220μF 25V,剛好手邊沒有這規格的電容,於是又跑去電子材料行採購。


拆下高壓板後,可以看見燈管電源接座


拆下故障的電容


焊上新電容的高壓板


原本以為換上新電容後應該就能修復,但是裝上去後,故障的情況依舊,可見得這片高壓板也故障得很徹底,可能有高壓線圈或其他元件也故障了,但這已經超出我的維修能力範圍。最後我跑到土城購買燈管跟燈管測試治具的同時,順便購買了一片新高壓板來更換。

該高壓板可通用的機種是
奇美Polyview V293
奇美CMV CM922D
優派Viewsonic VA912
...

這片高壓板跟其他的高壓板有很大的不同,一般的高壓板的燈管電源接頭是雙PIN的,而這片高壓板的燈管電源接頭是柱狀卡榫的(在高壓板背面),網上查了一下,有故障的高壓板通常也都是整片換掉居多。該高壓板在拍賣上還蠻好找的,應該是能共用的型號很多吧!


裝上全新的高壓板


終於能正常顯示


買回來後裝上新的高壓板後測試,終於能正常點亮顯示,完修!